龙岩历史最悠久的夜间“马路市场”——韭菜园周边夜间农副产品批发马路市场,即将被取缔,预计3月份正式异地疏导搬迁,届时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功能完善的“一站式购买”市场。
得知这一消息,市民纷纷点赞,这个乱象重重、一直为市民所诟病的“马路市场”,终于将彻底得到解决。
昨日,导报记者进行了现场走访调查。
历史遗留
自发形成“马路市场”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位于龙岩市新罗区中城街道龙川北路的韭菜园市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成为中心城区市民最大的“菜篮子”,时至今日仍是如此,热闹非凡。
不过,随着韭菜园市场内部空间饱和,大量农副产品批发商贩依托韭菜园市场“一站式”采购的便利,纷纷聚集在市场外马路两边,占道批发经营,自发形成了韭菜园“马路夜市”。具体范围主要是从西兴桥(桥面)至双洋铁路桥下。
随着城市的发展,韭菜园“马路市场”占道经营越发严重。据执法部门最新调查摸底统计,该“马路夜市”现有387家商贩,主要经营各类蔬菜批发,其中,来自新罗东肖、红坊等周边乡镇的自产自销农户占49%,经营时间为晚上9点半至次日早上7点;来自周边县(市、区)、东山市场以及韭菜园市场的二级批发商贩占51%,经营时间多为晚上12点至次日早上7点。
导报记者现场走访发现,一般是晚上9点,菜农便蠢蠢欲动,来到这里占摊抢位;10点之后,开始批发卖菜,整车装着的、用塑料袋铺地上的……卖完后,一拨接着一拨,直至天亮。消费者主要为中心城区各大餐饮店、食堂以及市场零售商和零散顾客。
市场乱象
每天深夜到凌晨拥堵
韭菜园“马路市场”自发形成由来已久,主要存在四大问题:占道经营严重,交通拥堵混乱,环境卫生脏乱差,噪音扰民。
龙岩市执法局中城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市容市貌整洁,此前部门进行了“限时限区域”管理,每天还会派5名工作人员到场,对摊贩劝导、制止,确保交通通畅,并禁止摊贩使用高音喇叭。但治标不治本,因为市民对市场需求大,占道经营乱象很容易反弹,无法彻底根除。
该负责人介绍,附近的韭菜园市场经过改造升级后,只有零售功能,已满足不了菜农们的批发需求。而“马路市场”的路边摊位每天“超负荷”运作,大量菜贩在占道经营摊点边上或者周边随意占道停车,加上附近车流人流量大,很容易形成交通阻塞。
据统计,每天,菜贩占道停放的小货车约130辆、三轮摩托车约140辆,摩托车及手推车约120辆。从夜间10点至次日早上7点,该路段车辆基本无法通行,交通严重拥堵、噪音扰民等问题一直饱受市民诟病。
同时,每天还产生剩菜烂叶等垃圾,造成周边环境卫生脏乱差。而每天产生的垃圾,需要安排10名环卫保洁工人、4辆垃圾清运车和1部扫路车进行清理。
解决方案
今年3月开始搬迁至疏导点
那么,作为韭菜园市场“伴生”的韭菜园马路批发夜市被取缔后,摊贩该何去何从?
其实,龙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事,并在《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建设常态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拿出了具体解决方案,提出“加快完成东城片区临时蔬菜肉类疏导点建设,形成‘一站式购买’市场,用于疏导韭菜园农副产品夜市”。
导报记者获悉,取缔“韭菜园马路批发市场”后,预计从今年3月份正式开始搬迁至位于新罗区东城街道(老二院河对面)的“东城农副产品疏导点”,离韭菜园市场约4公里。
昨日,导报记者在“东城农副产品疏导点”现场看到,该项目除了2个大门和部分路面未硬化外,已基本建设完毕。
现场施工负责人罗先生表示,项目从去年11月份开始施工建设,总投资约800万元,总用地面积1.7万多平方米,建有2300多平方米的钢结构雨棚,以及公共卫生间、停车位等附属设施;规划有蔬菜批发、肉类批发和生鲜批发等三大块内容,预计春节前完工。
负责该疏导点日常运营管理的是龙岩市龙州市场建设运营有限公司。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入驻该疏导点的初步方案已经制定,正在进一步完善中,目前最大问题是批发市场内的用水问题。
该负责人说,先行入驻的商贩,届时将享受半年的免租优惠,而具体租金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终方案确定后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龙岩市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3月份开始,执法局将联合交警等多部门,抽调100多人对马路市场集中整治,加强夜间巡查执法,对摊贩“回潮”反弹的情况,严肃处理,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关键词:
龙岩
马路
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