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在2017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道。每逢佳节,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活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实际困难,是总书记牵挂的头等大事。
念兹在兹,无日或忘。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在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去困难群众家中看看。从革命老区到北国边陲,从农贸市场到贫困户家中,习近平为我们普通党员干部躬身垂范,与百姓话家常,群众冷暖放心上。老百姓能否过个好年,是他的牵挂。
沉下去访贫问苦,“人民勤务员”走进百姓生活之中
群众,在习近平心中有着最重的份量。基层,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
飞机直飞1000多公里,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海拔2400多米,这些并没有阻碍习近平的脚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会在春节前去基层考察。从2013年到2017年,连续5年春节之际习近平都深入贫困乡村,看望困难群众。调研年货供应,关心群众的收入情况,与基层干部群众讨论脱贫计。习近平深入基层,事无巨细,真正走进了百姓的生活之中。

2015年2月13日上午,习近平在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就老区脱贫致富进行实地调研。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2015年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回梁家河村看望了父老乡亲。习近平从北京乘飞机一到延安,就转乘汽车前往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给乡亲们送上年货。饺子粉、大米、食用油、肉制品,还有春联、年画,家家有份。这些都是习近平自己出钱采办的。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给乡亲们拜年,祝乡亲们生活幸福、猴年吉祥。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在贫困户张成德家中,习近平一间一间屋子察看,坐下来同夫妇俩算收入支出账,问家里种了什么、养了什么,吃穿住行还有什么困难和需求。老乡端上热气腾腾的米果请总书记品尝。女主人说,总书记给全国人民当家当得好,老百姓感到很幸福。习近平回应她说,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我在内,所有领导干部都是人民勤务员。
“快过春节了,知道你们有困难,特地来看望你们。”家家户户都在筹备过节之时,习近平总会牵挂着我们的困难群众。
自己出钱采办年货、悉心询问困难群众需求、与百姓一起讨论脱贫计……习近平总书记为每一个党员干部做了示范带头作用。下到基层,走走穷亲戚,访访老乡,了解群众困难和群众,这些都是我们党员干部在春节前夕应该做到的。
春节,别忘了最困难的群体。让全国人民过好春节,最为重要的是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让党和政府温暖的阳光更多地照在他们身上。
关键词:
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