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民生话题一如既往成为代表们关注焦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发展基础上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
面对病有所医、学有所教、民有所富等民生问题,全国人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绘制新时代民生发展路径,提高百姓获得感。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邹晓东
病有所医:不断深化综合医改
三级医院人满为患,而社区医院冷冷清清,是许多人真实的就诊经历。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协调推进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680院急危重症中心主任陈玮表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夯实基层基础,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葛明华看来,“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和深化医改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葛明华建议:“把‘强基层’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逐步建立以岗位管理为基础、‘医共体’运行为依托的县域人才统一招聘、统筹使用和有序流动新机制。”据悉,在2017年底,浙江省在11个县(市、区)启动“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
学有所教:促进公平而有质量教育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教育,同样是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看来,促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必须要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
张咏梅建议,通过与城市优质学校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等手段,切实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积极推进农村学校布局适度集中,确保办学水平,促进农村学校布局设置与城镇化建设统筹协调。”
除了农村教育,代表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献策。
近年来,浙江高等教育发展迅猛,普通高等学校108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近60%。2017年,浙江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学校。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邹晓东建议,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必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培养更多科学技术与创新型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德法 蔡荣章 摄
民有所富:综合综合整治提升乡村致富能级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事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大事,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环。
除了政府介入、百姓参与,企业可以在其中发挥怎么样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德法讲述了发生在丽水市遂昌县大柘镇的改变。
家家有茶田,户户飘茶香,大柘镇是个茶业重镇,茶园遍布各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大柘茶园迎来了发展春天。
“我们在对大柘镇进行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中,深入挖掘茶元素,凸显当地的环境特色、产业特色,通过旅游旅游基础设施、结合农家乐等旅游产业,吸引力大量的城市游客到乡村放松旅游、品茗休闲,有效带动农户的增收致富。”沈德法说。
沈德法所在的公司在2016年参与了该省167个乡镇的环境整治项目,总规模达327亿元。因此他建议,在环境综合整治中,要挖掘当地个性化元素。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当加大对于民生领域的投资建设,创新PPP、EPC,建筑工业化模式等合作新模式,为政府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为民生改善赋能。
关键词:
人大代表
民生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