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深圳会展中心1号馆十分热闹,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即将开幕。这是一场国际性的交流盛会,参展方既有国内各省市政府机构、企业代表,也有英国、日本等先行一步的国际佼佼者。
从1号馆主入口扶梯入场,迎面便是平安专馆。位于展馆最中央、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这样的地理布局已暗示出平安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关键性。与之相称的是,平安将祭出一整套智慧城市云平台解决方案和《平安智慧城市白皮书》,展示其布局智慧城市的全景图,这包括面向政府的智慧政务、智慧财政、智慧交通,和面向市民的智慧生活、智慧教育、智慧扶贫。
在展览中,平安兼具两个特殊身份,一是联合主办单位,二是众多参展科技企业中为数不多的金融企业。这无疑将是一次惊艳的亮相,势必也将成为平安企业历程和中国金融史上突出的一笔。
从转型综合金融,到传统金融与非传统金融业务并举,再到贡献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平安始终在敏感且不失精准地求变。以往,平安的每一次求变,都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变革。而这次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牵动的不再是某一个或几个领域,而是整个中国城市生态的深刻变革。
风云际会,得时代之机遇
若要追溯平安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缘分,2013年是十分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年报中,平安首次将业务明确划分为传统业务和非传统业务,并在战略定位中,将非传统业务放在了先于保险、银行、投资三位前锋的“突前锋”位置。
这里的非传统业务意指依托于互联网的非传统金融业务。在平安掌门人马明哲的回忆中,2013年是平安25年来危机感最强、经营作风转变最快的一年。这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加速跑马圈地,互联网+风潮席卷整个社会。外部压力带来的危机感,和与生俱来的创新创业意识,让中国平安意识到布局互联网生态的重要性。将金融服务融入客户“医、食、住、行、玩”的生活场景,实现“一个客户,一个帐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目标由此确立。
在接下来的几年,围绕上述目标,平安进行了深刻的技术变革。平安的工程师和研究团队不断扩充,达22000人,远超多数科技巨头。与此同时,平安在生物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及云技术等科技领域建立起全球领先的优势,其声纹识别准确率超99%,脸谱识别准确率达99.8%,居全球首位;平安大数据建立了“1+N”生态圈合作伙伴关系,全集团数据量覆盖达8.8亿+人群。
这些科技创新被充分运用到金融、医疗、交通、房产、政府等各领域的产品服务中。全国共200多个城市享受到了平安提供的智慧医保、智慧财政等服务,社会效益显著,得到卫计委、财政部等国家部委的充分认可。
行至此阶段,平安在“金融+科技”领域已经有了丰厚的技术和产品积累,但这些产品和技术分散在城市生活和政府治理的各个版块,没有集合成整体解决方案。这对服务的进一步推广,和深入推动城市变革形成局限。
风云际会,千载一时。2016年,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要求和新目标,明确系统化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成果。场景经验和技术积累丰富的中国平安由此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联盟成员单位,并得以把技术经验集成为系统化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向更多城市推介。
系统集成,全方位赋能城市
金融而非科技起家,决定了平安必须付出更多努力和成本,来弥补技术短板,进而实现创新和超越。另一方面,也正是在金融服务领域30年的积累,使平安在场景应用和数据安全性上,拥有其他企业,乃至科技巨头都难以比拟的优势。
30年发展,让平安在政务、财政、医疗、房产等领域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相比普通科技企业,平安不仅可以输出技术,还能将技术与各类场景很好地融合。同时,平安执行金融业最高信息安全标准,等保四级资质高于政府等保三级要求。至今为止,平安从未出现一例公共数据安全问题。
强大的场景应用能力和高标准的数据安全性,正是政府在主导智慧城市建设时所亟需的。此前,AI技术难以运用到政府管理中的痛点有二,一是缺乏有效的落地方案,二是缺乏完备的架构设计和高等级的数据安全防护,政府无法放心地使用AI+大数据技术。平安在这两方面的优势,使其能更贴近政府的需求。
中国平安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推进“智慧财政”的企业。其与南宁、广东、深圳等多个省市合作探索现代财政云,帮助地方政府实现“增收、节支、保全、控债、规划、信息”六大目标。与南宁合作半年,已累计为南宁市国有企业直接节约融资成本超过3700万元。
在智慧医保版块,平安打造了重庆、深圳、厦门为代表的智慧医保城市标杆。其中,在重庆帮助卫生管理部门实现了227家公立医院的实时医改监测,合作建设了卫生健康云大数据中心,帮助医院提升改进临床质量和经营绩效。在深圳推动重疾险投保人数625万,居民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在厦门,医保通过采购平安一体化风控服务降低了10%的药品浪费,医疗费用增速减缓17%,并有效遏制了医保违规行为的发生。
向上赋能政府管理,向下服务民众生活。面向市民,中国平安推出“我的深圳”APP,把政务服务和医食住行玩的端口集结其中,帮助用户实现50%的政务办事事项由“平均跑3次”降低到1次、20%的事项由“跑1次”降低到“零跑动”;单项办事时间平均节省2小时,办事材料从平均提交8份缩减为1份。
在智慧教育领域,平安已运用人脸识别技术为2018年深圳市硕士考试服务,将现场确认环节由2小时缩短至6分钟。在智慧医疗领域,平安推出智能药柜,让用户在办公室即可取药和远程问诊。推出AI辅助诊疗系统,运行初期已成倍提升医生效能。
厚德载物,企业公民之担当
一家金融企业凭何能为城市治理贡献解决方案?首先,它得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和实践经验,其次,还需要国家和政府部门给予它充分的信任与施展拳脚的空间。十分幸运,这两者平安都兼备了。前者是它埋头苦干积攒起来的底气,后者则是智慧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的时代之幸。
将多年来的专业成果和得到验证的完备的建设方法、成熟的管理工具,集成为系统化解决方案贡献给地方政府,亦是平安作为企业公民的责任与担当。管理学经典《基业长青》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一个企业组织要获得长期、持续的发展,必须要为自身赋予一个高尚的理由。企业做得越大,需要承担更多的企业社会责任,要有更加深厚的德行以及更高远的符合人类社会共同目标的价值追求。
这条企业公民之道,也是平安持之以恒实践的厚德载物之道。中国平安掌门人马明哲曾不止一次提出,平安“善其身”,也“济天下”,要积极承担对员工的涵养之德,对客户的诚信之德,对股东的勤谨之德,和对社会的感恩之德。
智慧城市不只是钢筋水泥的堆砌,也不仅仅是办事柜台的线上化,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有情怀、有温度地服务社会,让市民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这也是平安集团30年“专业,让生活更简单”服务宗旨的延伸。在新征程中,平安一如既往地怀抱感恩之心反哺社会,将积累的业务经验和科学技术资产投入到新时代的智慧城市建设中,让市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
关键词:
中国平安
公民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