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何为高质量发展?何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可能阻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障碍有哪些?如何切实扫清障碍,实现平衡而充分的发展?11月19日,在第九届财新峰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范恒山看来,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是推动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过程中,政策由松向紧转变所引起的一种必然反映。过去一段时间,国内经济社会管理存在资金松、领域松、环保标准和金融监管等管理松。当前政策由松走向紧,导致出现很多变化,但“没有这个紧,就难以有高质量的发展”。
如何在政策的松紧之间平衡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范恒山认为有三条路径可以尝试。第一,要“优环境”,关键要做到三点:一是规则透明,政策稳定,方向可预见,足以让投资经营者形成举动,充满激情;二是让投资者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三是服务部门要真办事,快办事。
第二条路径是“增动能”,全面调动经营者、劳动者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减少不合理的制度障碍,摒弃各种歧视性政策门槛,给予平等的社会权利和同等的发展机会。第三条路径是“补短板”,包括城乡区域发展的短板、关键核心技术和高质量供给的短板,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
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是保证前者能够实现的重要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推进改革开放,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两条主线。也是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必须面对的两个基本问题,正确解决这两个问题关系着中国的未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主旨发言时表示。
吴敬琏对中国改革40年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和简要总结,他表示,提高发展质量的实质和核心是增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是对提高经济效率和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认识过程。要实现从高速增长阶段到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目标,最重要的条件,是建立起一个好的体制。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构建这一体系制定了顶层设计和路线图,既要求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也要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实现上述这两方面的要求,就为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了可期待的制度基础。”吴敬琏称。
“改进和优化改革推进的方式方法,是当前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表示,应处理好全面改革与重点突破、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依法依规改革和“大胆闯大胆试”之间的关系。改革不能平均用力,而要找出经济体制当中的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取得突破。
张军扩认为,效率、公平、可持续是高质量发展三个最主要的维度和最本质的要求。在效率方面,提高微观效率有利于宏观效率的提升和改善,宏观效率的提高则主要依靠健全的市场体系和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公平性包括收入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等方面,都需要保持合理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关键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高质量发展必须是生态环境友好的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