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稀土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密切关注。以镧、铈、镨、钕等为代表的17种稀土元素,被广泛地应用于先进制造业、现代国防军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型能源等多个领域,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形象地誉为“工业维生素”。
近日,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稀土”)董事长赵殿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分析了稀土的战略价值和稀土产业的市场定位,揭开了稀土的神秘面纱。
赵殿清表示:“稀土由于独特的电子层结构和声、光、电、磁等特性,在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陶瓷、玻璃、永磁新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全球稀土下游应用中,磁材占比最高达到25%以上,其次为石油裂化等稀土催化材料占比达到22%,冶金材料(含储氢合金)和抛光材料,占比分别为18%和14%。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将稀土列为战略资源或关键原材料,稀土资源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竞争层面。综合而言,稀土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前景不可限量。”
科技创新
点燃企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北方稀土“万吨级轻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工艺研究及产业化”替代了传统单级沉淀工艺,实现了万吨级轻稀土碳酸盐沉淀过程连续自动化生产;“铈锆固溶体项目”打破了国外垄断,对我国燃油汽车尾气治理和稀土产业的升级意义重大。
赵殿清介绍,“万吨级轻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工艺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研发团队自主研发了轻稀土碳酸盐连续化沉淀、碳酸氢铵与氨水的混合沉淀剂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并通过技术集成成功解决了目前单级、间歇式生产造成的用水量大、废水产生量大、产品质量波动大、沉淀剂浓度较低且碳酸根离子的利用率低、整个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对于该项目,赵殿清表示:“目前,项目生产线运行稳定,产品均一性较好,总体产能达到两万吨以上,并且首次在稀土行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碳酸稀土沉淀生产连续化、自动化,使稀土碳酸盐的制备工艺技术水平、控制装备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现在,该项目实现了二氧化碳减排80%,电耗降低29%,废水量降低40%,设备生产能力提高43%,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每年节约生产成本1亿元以上,减排二氧化碳约3万吨。”
铈锆固溶体,作为汽车催化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材料,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市场所垄断,日本、法国、荷兰的三家企业占据着国际铈锆固溶体70%的市场份额。2019年,北方稀土与天津工业大学凭借在各自领域的专业特长成功牵手,借助企业与院校的优势强势“联姻”,很快诞生出一支撬动国际环保技术格局的“杠杆”。赵殿清说:“2019年9月份,铈锆固溶体中试试验线产出了铈锆固溶体产品,并具备了月产2吨的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科技创新的力量,北方稀土还具有资源优势和价格优势,这也大大吸引了汽车环保设备生产厂商的目光。
赵殿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北方稀土检修服务分公司正在加紧建设年产500吨的铈锆固溶体生产线,预计今年10月底可以投产。与此同时,已经有多家汽车尾气治理环保企业与北方稀土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
多种优势
助力企业优化升级
近年来,稀土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颁布以及我国“1+5”的稀土大集团组建以后,北方稀土和整个稀土行业也迎来了关键的战略机遇期。
赵殿清谈到:“同国际相比,我们的优势主要有四点。一是中国为全球最大的稀土储备国,目前我国稀土储量为4400万吨,占比超过全球三分之一,为37%。二是我国是唯一拥有稀土产业全产业链条和稀土选冶全分离先进技术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能够提供全部17种稀土元素产品的国家。三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巨大支持以及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六大稀土集团应运而生,稀土行业集团化、集约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多、小、散’的局面得到彻底扭转。四是以我们白云鄂博为代表的‘铁-稀土’伴生矿床,在开采铁矿的同时进行稀土的选冶,具有天然的成本竞争优势。”
北方稀土在原料产业方面顺应国家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环保节能绿色发展的产业政策,基本完成了原料产业的整合与环保改造,消除了发展瓶颈,目前已经完全实现了废水“零排放”,环保水平在全行业领先。但与此同时,废弃物处理难度大、环保成本上升也是不争的事实。
对此,赵殿清表示:“目前,北方稀土正在积极探索冶炼分离氨氮资源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力求达到资源综合利用、降低成本、形成特色产业的目标。同时,‘稀土冶炼氨氮副产品资源化与盐碱地治理新技术研发及大田试验’项目正在稳步开展,预计年底将会有一个初步结果。接下来,北方稀土将着眼于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让‘稀土’真正实现绿色制造,努力实现稀土生产过程的二次资源全部综合利用。”
目前,北方稀土已经在新材料产业链延伸、新材料企业兼并重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方面全面布局,同时在绿色冶炼分离、稀土金属-磁性材料-永磁电机、稀土合金、稀土催化剂、稀土医疗、稀土农肥等六大方向力争有所突破,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降两提”
实现企业提质增效
从1961年北方稀土前身包钢8861稀土实验厂建厂,到2015年证券简称由“包钢稀土”更名为“北方稀土”,再到如今的稀土行业领军企业,近60年的发展历程让北方稀土对我国乃至世界稀土行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2018年开始,北方稀土精准发力,全面深化改革,探索试点企业磁材公司、天骄清美公司、贮氢公司、电池公司、稀宝医疗公司及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的改革,推行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团队+内部二次瘦身健体和机制转换的改革举措,通过改革关键一招激活全局,推进了整体产业进步。
从当初带领8个人干活的包钢炼钢厂转炉炉前班长,到如今领导数千名干部员工的企业领航者,赵殿清对企业的管理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近两年,北方稀土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了77.30%和53.62%,而管理费用仅增长31.74%。
“‘四降两提’实施以来,我们在内部进行‘二次瘦身健体’,模拟事业部制运行。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磁材公司、贮氢公司、电池公司、天骄清美、稀宝医疗公司这几家试点企业和国贸公司员工数总体上从2017年的4010人减为2019年的2738人,减少机构27个,精简34.62%。”赵殿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和磁材公司实行了计件工资制,效率普遍提升。2019年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镨钕氧化物由过去80人每月生产245吨到现在65人每月生产815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倍。”
与此同时,北方稀土还引入民营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赵殿清说:“我们在磁材公司采用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团队和契约化管理,精简人员60%以上。该制度实施后,合金生产线人均产量由每月生产6.94吨提升到每月生产19.14吨,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赵殿清表示:“通过打破传统薪酬体系壁垒,实现拉大收入分配差距,从而有效放大薪酬激励效果。同时,配合主业倒推分离辅业改革,成立了检修服务分公司,安置主业冗员759人,释放了主业降本空间,使辅业变主业,配角变主角,主动考虑企业的多种经营和独立发展。”
“下一步,北方稀土将在总结推广已有改革成功经验的同时,继续将改革引向深入,对标各个领域标杆企业,提质增效,依靠改革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赵殿清如是说。
(记者马宇薇)
关键词:
稀土行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