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7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7月份,各地区各部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抢险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积极落实保供稳价政策,市场运行总体有序。
具体数据来看,7月份,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略有扩大。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2.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6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持平。
从同比看,CPI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2%,涨幅扩大2.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68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85.7%,涨幅比上月扩大4.1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7.9%,涨幅扩大3.7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27.7%,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3%转为持平。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结构上看,食品价格上涨仍是导致7月份CPI同比涨幅回升的主要因素。其中,猪肉价格上涨仍是拉动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PPI方面,7月份,工业生产持续回升,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行。从环比看,PPI上涨0.4%,涨幅与上月相同。从同比看,PPI下降2.4%,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7月份PPI延续修复趋势。高频数据显示,7月份原油、黑金、有色、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延续回升态势,5月份至7月份上游原材料连续3个月的价格修复开始充分地反映到下游工业品价格当中。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则告诉记者,涨价的工业品主要集中在上游。工业品中和生活相关的部分,涨价并不明显。
货币政策方面,温彬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加快恢复发展,各项保供稳价措施落地实施,市场供求有望保持平衡,物价水平将在结构性波动中保持整体平稳。下阶段,货币政策仍然具有较大空间。随着疫情防控趋势向好,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恢复,货币政策的重心从总量宽松偏向精准导向,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此外,要严防资金空转套利,做好金融风险的防控和处置,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记者 苏诗钰)
关键词:
CPI,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