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消费市场出现的火热局面,再次表明我国消费潜力巨大。未来在适时出台更具针对性促消费政策的同时,更要注重长效机制建设,有效推动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形成有利于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的环境,更多依靠消费者自发和内在需求的驱动。
据监测,国庆中秋假期我国消费数据亮眼:全国零售和餐饮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约1.6万亿元;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10月1日至7日全国电影票房近37亿元,为历年黄金周次高水平……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管控的背景下,在各部门各地方促消费政策的助力下,前期被抑制的家庭消费需求,在八天假期中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
我国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截至2020年8月末,我国本外币住户存款余额高达90.15万亿元。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和财富积累,居民普遍存在消费升级的内在动力,高品质商品、健康医疗、文旅教育等日渐升温。但也要看到,制约消费需求的环境因素依然存在:一些热点城市高房价对普通家庭消费的挤压效应,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对消费意愿的抑制作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不完善对消费体验的干扰等,这些因素都影响到家庭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
当前,需要抓住居民“恢复性消费”时机,继续有针对性地推出促消费政策,刺激文旅、餐饮等领域的消费需求。
同时,要注重消费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建设。一是坚定不移落实“房住不炒”。只有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严厉打击投机炒作,才能切实提高中等偏下家庭的消费意愿,提升边际消费倾向,夯实消费持续增长的基础。
二是持续加大保企业稳就业工作力度。通过减税降费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负担,帮助企业获得低成本融资,推动企业用工稳定,保持社会就业市场平稳。
三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建立和加强农村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切实减轻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四是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消费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加强消费市场执法和社会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正当权益行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有效提升消费体验,促进消费需求有序释放。
综合来看,建立完善我国消费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需要适应消费转型升级的需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社会有效供给,打造“有钱、愿花”的消费环境,积极提升家庭消费体验,提高社会边际消费倾向,探索形成内生驱动的社会消费持续增长路径。
(记者 陈涛)
关键词:
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