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升级版“限塑令”正式在全国生效,要求餐饮企业外卖和堂食的打包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一些餐饮企业已陆续将一次性塑料打包盒更换为环保餐盒。那么,新版“限塑令”为商家和消费者带来了哪些变化呢?来看记者在北京的走访调查。
在北京一家连锁餐厅的外卖打包区摆放着不同型号款式的黄色餐盒,企业外卖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黄色餐盒全部由玉米淀粉作为原材料加工制成,属于生物可降解餐盒。今年一月以来,企业所有门店的外卖打包餐盒已经陆续更换成这种材质的包装。
在另一家餐饮门店,外卖餐盒则是使用了兼顾环保和保温性、密封性的铝箔材质进行替代。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一次性塑料餐盒,他们计划在明年实现所有外卖配套包装的替代升级。
据了解,目前外卖一次性塑料餐盒的主流替代品有铝箔盒、可降解塑料和纸盒,餐具则大多使用可降解塑料或木制品。此外,记者注意到,除了材质的替换,餐饮企业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一些消费者表示,外卖平台“是否需要餐具”选项功能刚刚上线时,不少餐饮商家常常会“忽视”订单中“无需餐具”的备注。而随着政策落地,这样的情况明显改善。
消费者:基本上我点的那些外卖的餐,只要选了无需餐具,拿到手以后的确是没有餐具的,能明显觉得商家应该有特别注意。
消费者:环保材料越来越多,我看基本上来讲包装下面都会有一个标志,能够回收降解。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限塑令”升级直接拉动了外卖包装产品订单量的增长,由此也带来了从上游相关原材料到下游外卖包装产品的价格普遍上涨。记者发现,目前推广环保包装的企业大多是头部连锁餐饮企业,其他一些中小餐饮企业则面临着成本压力。那么,“限塑令”升级之下的餐饮外卖环保包装推广有哪些难点呢?
程帆是一名外卖包装产品的经销商,主要为北京地区的餐饮企业供应外卖包装。他告诉记者,去年开始,他的客户中就有不少开始逐渐将塑料替换成环保包装。今年以来,受政策及外卖订单增加,包装的原材料价格飙升,比如可降解塑料聚乳酸PLA的价格已从2019年底的每吨2万元一度涨到每吨4万元左右。尽管原材料价格涨得厉害,但企业的订单量却依然有增无减。
程帆介绍,尽管上游的环保包装原材料近期出现供不应求,但和塑料餐盒的原材料相比,其成本和使用性能并没有优势。举例来说,目前用环保包装材料生产的餐盒比普通聚丙烯材质的塑料餐盒成本普遍高出30%至100%,同时性能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耐高温、不能盛装汤水等问题。因此,目前市场上进行批量替换的主要还是少数连锁品牌,大部分商家的餐盒包装还是以聚丙烯塑料为主。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降低成本主要还是靠扩大生产规模。然而从目前技术水平来看,一些替代产品的生产制造工艺复杂,对原料的要求苛刻,造成了一次性投入过高。此外,一些替代品在性能上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缺陷,加上行业技术标准尚不明确,因此,实现高质量的产业规模扩张尚待时日。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刘建国:这个市场它本身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个政策(导向)的市场,(目前)并不是一个刚需。要避免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一些假冒伪劣的产品流入市场,它就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然后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王占杰:很多行业内的企业、行业外的一些机构,包括一些金融系统都进入这个领域,但实际上我建议大家有一定的技术储备,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冷静客观地分析市场的短期需求和长期的市场容量,科学进入。如果一哄而上,将来严重大于需求,可能造成新一轮的资源浪费。
面对外卖环保包装在推广中面临的成本和技术等问题难点,包装企业是如何应对的?行业又有哪些解决方案呢?
临近春节,北京的这家包装企业生产线仍在加紧生产。生产负责人崔伟星告诉记者,近几个月,绿色环保包装订单快速增加,车间内6条聚乳酸可降解餐具生产线一直满负荷运转。虽然订单不少,但由于原材料持续涨价,导致他们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为此企业决定春节后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
此外,也有不少企业正在通过研发新材质来降低成本。在一家包装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一套由聚乳酸和竹粉共混制成的可降解餐具样品。
专家认为,要突破成本难题主要依靠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以及产业规模的扩大,同时,相关的行业标准也要跟上。要减少一次性包装用品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不应仅仅停留在材料替换上,还需要在回收循环利用等方面共同发力。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刘建国:替代了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个在当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我们的上下游企业,他们的责任就可以减轻,并不是说我们这些东西替代了以后,我就可以随意地去丢弃它。有时候我们特别强调替代,可能让过度消费变得心安理得,我觉得这个也是我们要去避免的一种倾向。
关键词:
我国餐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