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苹果市场因为缺少公开、及时、权威的价格指标,常出现“越卖价格越低,价格越低越急于抛售”的困境。即使在因灾减产的年景,苹果价格本该上涨,但因现货报价体系混乱,果农常常也卖不上好价钱。
如今,这种窘况渐行渐远,在“期货方案”的赋能下,我国苹果产业越来越甜蜜了。“有了苹果期货价格做参考,我卖苹果时更有底气了。”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安沟乡王良沟村果农史功福表示,去年他根据期货价格,主动与果商议价,实际总收入增加了1.6万元。
延安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区,下辖13个区县均为省级优质苹果基地。延安全市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九分之一、陕西的三分之一。苹果收入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
为助力革命老区等地苹果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按照中国证监会的部署,苹果期货于2017年12月22日在郑商所上市,上市以来市场运行平稳,持续提升的流动性和市场容量为产业开展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平台。
苹果期货为解决苹果产业“因灾减产、同果不同价、丰年难丰收”等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期货方案”。苹果期货逐渐成为现货定价的参考,特别是“不问产地,只问标准”的定价机制,便于所有产区、所有产业主体参照期货价格,依标定价,完善现货定价体系,做好价格“风向标”。陕西、甘肃、山东等地通过电子屏幕播报期货价格,帮助果农了解市场价格,提高议价能力。部分龙头企业已开始通过基差定价开展现货贸易。2020年产季,减产引发收购价格高开,后续入库量超预期、替代水果丰产、消费不足又造成价格下跌,这些因素都在期货价格中提前体现,价格“风向标”作用明显。
作为标准化合约,苹果期货以国标为基础,结合现货实际情况,对苹果的外观、理化等指标设定了明确的标准,对出入库、仓储、质检等流程进行规范要求,并通过第三方检验的手段保证相关标准的严格执行。苹果期货有力提高了产业对于标准的重视,强化了产业的标准化分级理念。
“想参与苹果期货,产品必须先标准,苹果期货是推动企业提高标准化水平的‘催化剂’。”延安富县诚鑫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季双龙说,期货标准成为许多企业收购苹果的参考标准。延安中果是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引导果农进行标准化种植,通过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赊销、统一果品分级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果农没有技术管理不好果园、没有资金买不到好农资、没有选果分级能力好苹果卖不上价等难题,切实尝到标准化带来的“甜头”。
目前,我国苹果产业整体供大于求,价格步入下行周期。苹果销售没有“最低收购价”等保护政策,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果农“靠天吃饭”。在这种环境下,“保险+期货”显示出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2018年以来,郑商所已支持了24个苹果“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覆盖陕西、甘肃、山西等地11个原国家级贫困县,承保苹果现货27.36万吨,目前所有项目都已实现赔付,理赔金额合计14804.95万元,户均赔付4597元,有效地保障了果农收益。
与此同时,还实现价格保障与激活果农能动性的有机结合,引导果农提质增效。“保险+期货”的保障价格对应于期货价格,一方面有助于引导果农关注期货价格,了解未来价格变化,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另一方面以期货价格为引导,加强果农对交割品质量的认知,提高“种好果、卖好价”的积极性。
据了解,目前参与苹果期货的产业客户已近千家,陕西、山东、甘肃等省份的果品龙头企业也已大都参与进来。对于产业内的中小企业,直接参与期货套保资金压力较大,存在一定的风险。于是,一些企业还在探索付出少量权利金,购买场外期权,以此规避价格风险。(记者 祝惠春)
关键词:
我国
苹果期货
现货定价
价格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