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发布会,海关总署党委委员、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黄冠胜就我国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答记者问。
黄冠胜介绍,我国“跨境贸易”指标全球排名由2017年第97位提高到2019年的第56位,其中在进出口均为海运方式的经济体系中排名是全球第7位。海关总署作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牵头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采取了一系列硬招实招,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从减单证、优流程、提时效、降成本、综合统筹等方面,推动我国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逐年提升。
黄冠胜表示,我国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推动精简进出口环节的监管证件。目前,进出口环节需要验核的监管证件已从2018年的86种精简至41种,减少了52.3%。在这41种监管证件中,除3种证件因为特殊情况不能联网外,其余38种证件全部实现了网上申请、网上办理。
二是持续采取措施压缩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的时间。加强对地方口岸工作的指导,定期监控通报各省(区、市)整体通关时间,特别是2020年以来有针对性加强重点口岸通关协调,尽可能减少疫情对进出口的影响。据统计,2021年6月,全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6.68小时和1.83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了62.34%和85.15%。
三是清理规范口岸收费,推动降低进出口环节的合规成本。各相关部门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收费管理制度,协同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经营服务收费,共同推动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自2018年以来,全国所有口岸均已经公开了收费目录清单,公布了收费标准、实现了明码标价,全国范围内已实现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向社会公示,提升了口岸收费透明度和可比性。
四是大力提升口岸通关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积极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目前“单一窗口”已实现与25个部门总对总的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服务全国所有口岸和各类区域,基本满足了企业“一站式”业务的办理需求,普惠服务程度在不断提高。同时我们大力推动口岸通关全流程无纸化电子化,推动“智慧口岸”建设,提升了通关便利化水平。
五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发展工作。海关总署先后出台外贸稳增长的10条措施,制定50条任务清单等一揽子政策措施,针对疫情出台查验货物时收发货人免于到场的措施,开发“疫情防控期间收发货人免于到场信息交换平台”并在全国海关推广应用,大力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多措并举降低企业通关费用和内销成本,缓解企业的经营困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记者 周怿)
关键词:
我国
口岸通关
信息化
智能化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