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频道 > 正文

创新“膜”法,向海洋要淡水

来源:人民日报    2025-04-03 11:56:14

高从堦,1942年生,山东青岛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膜分离与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海水综合利用及膜分离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是我国膜分离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和反渗透膜工程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浙江省科技重大贡献奖、10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翻开中国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史,高从堦的名字位列其中。在国内最先筹建“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的研制项目整套设施,促使国外相关产品降价30%;建成国内首条反渗透复合膜生产线,实现反渗透膜国产化,打破国外垄断;成功研制海水淡化工程应用的反渗透组件,解决海岛居民饮用水难题……如今,耄耋之年的高从堦仍活跃在膜技术研发的第一线。迎难而上,“从0到1”攻克海水淡化难题

高从堦与膜技术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那个时候,为解决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我国开始在海水淡化领域进行探索。

早期,海水淡化主要采用蒸馏法,但成本很高,不具备推广价值。1967年,国家海洋局受原国家科委委托,组织全国范围内的科研力量,在北京、青岛和上海三地开启海水淡化研究。刚毕业两年、就职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高从堦,被抽调到青岛,参与反渗透膜的研究与开发。

“为找到项目所需的高压泵,我们跑了全国很多工厂,最后是在上海的一家小型泵厂找到能用得上的型号。”高从堦回忆,当时物资匮乏,试验样机也是东拼西凑而来。比如,试验所用的聚氯乙烯烧结多孔板、用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压制出的承压板等器材,都是实验室人员自己动手制作的。

可喜的是,仅耗时一年多,科研团队便成功研制出醋酸纤维不对称反渗透膜,脱盐率可达96%以上,实现我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从无到有的跨越。

后来,我国第一个海水淡化研究室在浙江杭州组建。高从堦从青岛来到杭州,继续从事海水淡化相关研究。

1974年,高从堦被推荐为“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和组器研究”课题的负责人。“当时我带领只有3个人的课题组,因陋就简地建起中空纤维抽丝实验室。”高从堦说,他们决定开展三醋酸纤维素(CTA)中空纤维形成的热致相分离研究,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这一干就是9年。“我们克服资料少、原材料和设备短缺等困难,逐步筹建了从小试、中试到批量制备的整套设施。”高从堦回忆,通过一次次试验和测试,就在1983年,CTA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及组器研制相关成果通过了国家海洋局和浙江省科委联合组织的鉴定。该项成果具有操作压力低、透水量大等优点,可广泛地应用于纯水制备和苦咸水淡化,售价仅为国外相似产品的1/3左右,此后迫使国外企业将同类产品价格降低30%到50%。

1990年,高从堦团队成功解决了大型中盐度苦咸水脱盐组件的制膜技术和粘结密封等重要关键技术。1997年,在浙江舟山嵊山岛建成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制造的5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2000年,我国第一座1000吨/日海水淡化设备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向海洋要淡水”从理论变成现实。不断攀登,见证中国膜分离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

高从堦大学时主修的外语是俄语,仅在最后一个学年听过英语课,这样的英语基础不足以阅读英文文献。为了更好地参与科研,高从堦暗下决心要提高英语水平。

1972年,他花了近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收音机用来学习英语。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他可以准确高效地阅读英文文献。然而,他并不满足,又学习了日语。经他翻译的多篇日本反渗透膜研究领域的第一手资料,为我国的膜技术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前沿信息。

1982年2月,高从堦参与了一次为期2年的出国学习。在此期间,他与导师一起,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离子交联复合法、功能团等当量反应法和孔径热保护法制备多种复合膜,最终发表两篇有关荷电膜研究的科研论文。

高从堦回国后,他带领团队研制出国内第一张芳香族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填补国内空白;在国内最先建成芳香族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生产线,初步实现反渗透复合膜的产业化;在国内首次实现活性染料脱盐纯化提级的工业应用……

当被问及如何做科研,高从堦告诉年轻人:“做科研不能只知埋头苦干,更要学会抬头看世界前沿。”

他讲起自己早年的经历,“1974年,我开始带团队独立做科研项目,那时候没经验,找到一个方向就闷头往前冲,但研究了近一年,便决定放弃。”原因是与国内其他研究团队“撞题”。

“相同的科研项目,别的团队有三四十名科研人员参与,我们只是几个人的小团队,强行推动项目,是对科研资源的浪费。”高从堦转换赛道,转而开展CTA相关研究。这次的及时转型,推动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拥有了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生产的中空纤维反渗透膜。

50余年的科研生涯,高从堦见证了中国膜分离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据统计,2023年,中国膜企业总数达2000多家,膜工业总产值约4384亿元,占全球膜工业总产值的30%左右。在大规模应用方面,我国的膜分离技术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全球最大的分离膜生产国之一。坚守一线,不断推动膜技术应用场景拓展

在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高从堦团队成员、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实验师徐燕青正在开展耐溶剂纳滤膜的工业化放大实验。年逾八十的高从堦观看片刻后,指着已经颇具规模的长卷膜材料给出建议:“膜材料的工业化放大应用,除了膜材料本身的耐溶剂特性,还要考虑其他组件和粘胶的耐溶剂特性,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在高从堦等专家的指导下,浙江工业大学凭借“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新型膜法处理技术,取得了海水淡化、超纯水制备、医药纯化、核沾染水处理等多项关键技术突破。

令高从堦的学生周勇敬佩的是,高从堦现在仍坚持每天阅读膜技术领域最新外文文献,遇到有启发意义的,他会写上自己的思考后分享给大家,为科研工作打开新视野。

虽然科研工作非常忙碌,每逢接到高校讲座或学术研讨的邀请,高从堦都欣然前往,“如果我们这一辈人的经验能给予青年一些启发,那再好不过了。”

“洁净厂房用的空气净化器、医院用的血液透析仪、太阳能面板等产品都有膜技术应用。”高从堦介绍,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都需要膜技术,除了广泛用于海水和苦咸水淡化、饮用水净化的液体分离膜外,还有气体分离膜、特种分离膜、新能源膜和医用膜等种类,现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并应用于各行各业。

随着膜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未来科研人员大有可为。高从堦期待更多的科研人员勇于尝试、不断探索,共同推动中国膜技术继续取得新突破。

关键词:

创新“膜”法,向海洋要淡水

高从堦,1942年生,山东青岛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膜分离与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海水综合利用及膜分离领域的研究与

从2025年汉诺威工博会看AI工业应用

2025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正在德国汉诺威举行。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是今年展会核心议题。在这一具有全球工业风向标之称的展会采访,记者

归集经营主体信用信息超807亿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4月2日,国新办召开新闻

春光暖意,易起焕新!易至汽车EV3 PLUS带你解锁春日好座驾

一阵寒潮过后气温再度回升,也意味着2025年已经正式进入春暖花开的时

中国智造闪耀全球!易通荣耀贴片机上海慕尼黑电子生产设备展圆满收官

为期三天的上海慕尼黑电子生产设备展已经圆满落幕,深圳市易通自动

傣医药助力西双版纳打造康养旅居目的地

傣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四塔五蕴’理论体系完整,有睡药、拖擦等特色诊疗技术,是中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在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文

心理问题高发季需关注心理韧性

春季不仅气温乍暖还寒,也是心理问题高发季。如何做好情绪管理?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副教授战义强近日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需要关

国际肿瘤微创介入大会在穗举行 机器人介入技术受关注

2025国际肿瘤微创介入大会29日至30日在广州举行。放射介入泛血管手术机器人研发、微创介入在肿瘤诊疗领域中的应用、肿瘤无创放射消融治疗技

明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自4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禁止在民宿、宿舍、更衣室等隐私区域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对违法安装图

智慧化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在广州发布

医院内虚拟病区智慧化血糖综合管理前沿学术论坛暨专家共识发布会30日在广州举办,会上发布的《医院内虚拟病区智慧化血糖综合管理专家共识(2

羽衣甘蓝饮品爆火!医生提醒:这些人要慎喝

近日,羽衣甘蓝饮品风靡各大茶饮店,部分商家宣称这些纯天然蔬菜饮品具有显著的纤体效果。喝羽衣甘蓝饮品减肥靠谱吗?长期饮用是否存在健康

“联盟”在沪成立 多学科携手打造阿尔茨海默病外科治疗体系

阿尔茨海默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研究与教育联盟(简称:联盟)正式成立。在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简称:上海九院)与上海

年轻人不会得青光眼?丨中新真探

青光眼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青光眼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一旦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往往已经发展到

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血管承担着输送血液、营养物质的作用,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运转。但因疾病、衰老,血管也会老化、变硬。然而,血管深藏于体内,我们怎么才能了

胃很怕的5个习惯,很多人不当回事,几乎每天都在做!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如果它出了问题,不单单是难受,还会耽误我们享受美食。饮食因素对胃部健康尤为重要,如果长期吃错食物,患胃病的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

在近期于北京举行的一场媒体圆桌会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神经疾病中心常务副主任唐毅指出,对于阿尔茨海默病而言,早期

冠心病治疗有望减少支架植入?中国科学家发布研究新成果

当地时间3月29日至3月31日,第74届美国心脏病学会年度科学会议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经血管植入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

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千苗·元气少年计划”启动

以校园端、社区端为抓手,通过预防式健康行动,全方位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千苗·元气少年计划近日启动。据介绍,这一公益项目由北京永真

中国团队证实调整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间可减少并发症

调整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间,可减少40%至65%术后急性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显著提升血液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长期生存率。该项研究成果3月31日晚间

“过敏星人”:警惕“网红”治鼻炎产品

春天是赏花季,过敏性鼻炎患者也逐渐增多。专家提醒,警惕网红治鼻炎产品,不要病急乱投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张建中

多年偏头痛病因在心脏 专家独辟蹊径“头痛医心”

一位多年被偏头痛困扰的六旬老人,病因竟是卵圆孔未闭。记者1日获悉,在接受了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老人的偏头痛也好了。复旦大学附属

食药物质科普基地在上海揭牌 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助民众健康生活

上海市食药物质科普基地(简称:基地)1日揭牌,将进一步加强食药物质的科普宣传、更好地发挥食药物质的健康价值。上海市中医文献馆方面表示

练哪儿瘦哪儿是错误观念

明明严格控制了饮食,体重却丝毫没有变化;拼命进行瘦腰锻炼,可腰却越来越粗;好不容易减掉了几斤,没过多久就又反弹回来了……这是不少减

气温回暖,迎来“养发黄金期”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随着气温攀升,人体新陈代谢逐渐旺盛,也迎来了头发生长的黄金时期。这个季节如何通过饮食滋养秀发?哪些食物能有

顺应季节 喝对茶“胜良方”

清明前夕,春茶大量上市,明前茶的味道,也让众多茶叶爱好者沉醉不已。俗话说,春饮茶,胜良方,茶不仅能满足口欲,喝好了还能养生。南京同

每次月经像渡劫?这种痛经可能是妇科疾病信号

28岁的小张是职场白领,这些年来,她每月都被痛经折磨得苦不堪言,止痛片从吃1片增加到3片,但效果却越来越差,有时甚至需要请假卧床,无法

【品牌升级】月亮湾装饰以“大月亮 大办公”重塑大办公空间新体验

2025年3月27日,广州——在春意盎然的3月,月亮湾装饰以全新品牌理

一文读懂|小红书首届盛典IP—REDGALA春天开幕式

春天在哪里?其实,春天藏在每一个快乐的人眼里。在小红书上,有大量用

一周4天火锅,患上口腔癌?专家提醒

火锅是不少人的最爱,浓烈香料带来的丰富口感和热辣滚烫的满足感让人欲罢不能。王女士(化姓)就是火锅爱好者之一,一周甚至能吃上4天。然而

这种“红包”又痛又肿,硬挤真的很危险!了解这些少跑医院

要说痛得印象深刻的皮肤问题,除了带状疱疹外,估计就是火疖子了。火疖子是常见的皮肤感染,发作很快,有的几小时就出现了,有的几天内会初

综合资讯

+更多

热点资讯

+更多
从3499元跌到2239元,1.6亿三主摄+1.5K曲屏,荣耀影像旗舰清仓
买手机的用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追求最新款,秉承着买新不买旧 [详细]

Copyright @ 2008-2020  www.43710.com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财经情报网 版权所有

财经情报网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

网站备案:沪ICP备2020036824号-12